書名過分聳動,因此每回和胖虎提起時,我總說「那本《明明想教出好孩子,他卻成了罪犯》⋯⋯」直接從日文標題「いい子に育てると犯罪者になります」翻出一個我比較能接受的名稱。
說是在作者岡本茂樹過世以後,將他的遺稿修訂後出版。書中有些論述我總覺略有不足(但並非因其為遺稿修訂),應可再深入探討,這部分後頭再解釋。
讀完整本書的前四分之三時,這書的中心主旨很明確就是「壓抑為萬惡之源」。
作者以一個又一個的實例,告訴我們那些拚了命壓抑自己的內在想法、真實感受來作好孩子的人們(或者有煩惱無法向他人傾訴,或者過度在意他人眼光,或者內心寂寞卻偽裝堅強⋯⋯),內在累積的一些,或者委屈、或者哀傷、或者憤怒,終於壓不住以後,會發生什麼事。
孤獨是壓力的來源,所謂孤獨,指的並非身邊真的一個人都沒有,而是,人確實在那兒,但,沒有人在意你的內在感受、想法,即使你說出口、發出訊號了,也沒有人接收到你的無助、你的求救訊號,那樣的孤獨。當無人能理解並接納自己的無力與鬱悶,壓力不斷地累積,若又有事件發生(作者的舉例:對學生來說可能是留級,對上班族而言可能是工作上犯錯),便可能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人會情緒爆炸,會自暴自棄,結果或者是犯罪,或者對世界感到絕望而自我了斷。
作者提起與某個受刑人個別面談時,受刑人表示「完全不覺得自己做了對不起受害人的事」,於是作者試著找出受刑人講出這話背後的原因。受刑人在講述悽慘的過往或者自己的犯罪行為時,臉上都掛著笑容。(我們是不是也都在知道新北市國中生割喉案的行兇少年自拍比YA時,憤慨不已?)然而,作者說「他之所以會笑,是成長過程中下意識練就的『自我防衛』,也就是避免自己受傷的『習慣動作』。
通常人會在開心的時候笑、悲傷的時候哭;然而,當人害怕誠實面對真正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時,要不選擇徹底壓抑,要不就轉變為其他情緒,也就是『笑』。這種人開心時會笑,悲傷或痛苦時也會用笑來表達。」
(或許,當行兇者表現得無所謂、不在乎時,其實也只是用他知道的、習慣的方式,去掩飾內心的恐懼?)
當不斷壓抑的人內在累積的悲傷、痛苦再也壓不住而爆炸,做出偏差行為時,我們的反應常是憤怒、指責,也許期待他改過自新(又或者,希望他去死⋯⋯)。可是,「問題的『根』在更深的地方,而這個根已經嚴重受傷了⋯⋯幾乎已經『腐爛』,⋯⋯因此,想要協助他更生,就必須為腐爛的根施加營養。處罰無法成為營養,只會讓根繼續潰爛」。
另一面,對於犯罪者(或者犯了錯的孩子),我們社會的處理方式,基本上就是懲罰,是以暴制暴,或者溫柔一點,要求「好好反省」。鮮有人去留意犯罪者的行為根源,甚至連犯罪者本身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偏差行為的真正原因,作者所引用,其中一名受刑人的作文寫著「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在父母面前就是無法當個直率的孩子,總是故意唱反調、為所欲為。」然而,若是未曾認識自己行為背後的根源,只會一再重申「我絕不能再犯」,便可能僅是惡性的忍耐。作者以酒井法子吸毒後的檢討為例說明:「『惡性的忍耐』就是『壓抑』,壓抑會有爆發的一天,這就是通往累犯的模式。⋯⋯『良性的忍耐』要成立是有條件的--解放自己的『苦』。具體而言,就是撒嬌、依賴他人、展現軟弱的一面、把苦說出來,以承認自己就是一個軟弱的人,然後接納這樣『真實的自己』。」
書中的最後兩個章節,開始進一步論述「既然如此,當如何教養孩子?」提及作者很重視的「你能向他人傾訴煩惱或痛苦嗎?」也提醒「父母也是人,也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所以當覺得難熬、痛苦、寂寞、悲傷時,請回到『赤子之心』,找人聊聊,藉此穩定情緒。能夠適時依賴他人的父母,才能教出適時依賴他人的孩子。」
一個值得省思的要點為「養成從正反兩面檢視價值觀的習慣」,「針對某項『價值觀』,我們習慣只從單一面向評斷它是好或壞,這種評斷方式有時就是造成感覺活得辛苦的原因。」「配合度高」讓我們容易與他人維持良好的關係,卻也隱含著「凡事配合他人」、「只會服從他人意見」,容易導致「有意見也不說」、「不能有自己想法」的價值觀。有時「有勇氣」同時也意味「看輕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只要重視自己的生命,會膽小也是理所當然」。因為有時我們的痛苦(比如:努力到精疲力竭)源自於某些價值觀(有志者事竟成),若能自不同的角度去審視一些我們自小被灌輸、以為牢不可破的價值觀,便可能擺脫價值觀的牢籠,解放自己的內在壓力。
最後提到一個足以令許多父母「咦!?是這樣嗎?」的論述,是作者表示「不要要求孩子『絕不說謊』」因為作者認為「絕不說謊會帶來『滔天大謊』」。作者引用的實例,是一個被要求「不許說謊」的孩子,看到朋友家裡有遊戲機,想要但無法向父母開口,於是偷了父母的錢。
⋯⋯這也是我在開頭所提,覺得略有不足可以再深入探討的點。那樣的論述令我想問:「等等!等等!你說因為被要求『不能說謊』,所以他就想要不敢說,卻利用偷父母的錢來滿足自己的慾望,這中間的邏輯究竟在哪裡?」那個偷東西行為的根源,應當是「想說不敢說」,進一步論述「想說不敢說」的原因,可能是「說了會被罵」。所以重點不該是父母不要孩子說謊,恐怕是父母不要孩子說話、不要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吧?
孩子會說謊另一個重要原因,常是「說了實話會被罵」。比如孩子打破花瓶,老實告訴父母以後被罵了一頓甚至痛打一頓,那麼,未來若發生類似的事,當然選擇說謊,或者,至少選擇「不要說實話」。
我覺得需要講清楚的是:發現孩子說謊時,在勃然大怒以前,試著靜下心來去思考、理解孩子為什麼說謊,而非一味地限制孩子「不許說謊!」否則,一個「不要要求孩子『絕不說謊』」的標題,可能會被缺乏閱讀能力的現代人往奇怪的方向理解與執行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