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其實未曾讀過任何芬蘭教育相關的書
讀完《像芬蘭這樣教》,覺得芬蘭的教育理念,或者說,其面對生活及工作的基本原則,令我非常感動。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末章所談論的「心態」。
「快樂」有兩種主要的世界觀點:其中一個觀點—人們往往認為『我贏就代表別人輸了』,所以會不斷進行社交比較;另一個則是豐足觀點,大家都有空間可以成長。
兒童採取的就是豐足觀點,因為他們的「外在標準」尚未形成。因此孩子無論追求什麼,都是滿懷喜悅的。
「無論追求什麼,都滿懷喜悅」不是很令人羨慕嗎?
我有個或許由於自卑感而極其神精質的母親,從我童年初就學,就不斷灌輸我「無論什麼科目,一定要盡全力奪得滿分」。
而我是從來未能達到母親期許的女兒。
到後來,即使在某些科目上表現較佳,眼光仍投注於「怎麼辦?我其他科還是比別人差」。
長成以後,這幾年我才發覺:也許不見得像我母親那麼極端,但台灣大多數的父母對兒女的教養大抵都有類似的情節,導致有不少人只要遇到一點挫折,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是個廢人。即使有99個項目遠較他人優秀,只要有1個項目被否定,就下意識地覺得自己的人生完蛋了。
書中所提「培養豐足的心態」因而令我嚮往不已。
「無論同事如何進步,我們不是要比別人好,而是專注於成為最好的自己。」
在教養孩子的事上,我常會感到徬徨:如果給孩子過多的自由,孩子不懂得受限制,是否可能成為小霸王?若限制孩子太多,孩子是否缺乏探索的機會,因而無法學會自主?
書中給了一個令我驚奇的答案:一開始就給予自由。
芬蘭教育藉著提供大量低風險的學習機會讓孩子嘗試,從結果看起來,他們的國小生可以完成許多台灣大多數大學生甚至可能都做不到的事。而事實上,這些自由也使教師有機會認識孩子的能力到哪裡,更清楚從哪裡切入進行指導,也使孩子更能有恰如其分的成長。
這些不符合台灣人習慣的教育方式,果真能讓所有孩子都表現優良嗎?
若是作者僅僅描寫優良孩子的範例,恐怕會令我們困惑,甚至因似乎太難達到而選擇放棄嘗試芬蘭的教育方式。
然而作者也提到:「也有學生⋯⋯需要更多指導,這時候我發現保留彈性時間的重要性。」
並非所有學生都能在教師提供的自主範圍內達到他人期許的表現,但,孩子要學的,並非贏過他人,而是要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因提供了自主而有機會精準發覺需要幫助的孩子,教師也要為自己空出彈性時間,幫助需要更多指導的孩子有成長。
作者在「技巧」篇章中也提及「學生常常需要『推一下』才會進步。否則,他們會一直停留在現在的程度。」
首先給予自主,藉此能以評估,接著適當鼓勵與「推一下」。
此外,藉著給學生自主,學生也能因著有選擇,獲得更強的學習動機。
學校所要教給學生的,與其所是知識,更寶貴的,豈不正是強烈的學習動機,能幫助孩子即使離開學校,仍有強烈的學習欲望,能自主學習。
擁有屬於自己的動機,而非為達成他人期望的盡力學習,同時藉著教師的觀察評估,給予合適指引,而持續進步,更重要的,學習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而非為追求外在標準或勝過他人,無怪乎芬蘭不但在國際學生評量表現優異,還能跨越社經地位差異,讓學生間的落差降至最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